泗县:“土特产”蝶变“金招牌”-新华网
新华网 > 安徽 > 正文
2025 06/21 15:05:04
来源:泗县县委宣传部

泗县:“土特产”蝶变“金招牌”

字体:

  眼下,泗县上万亩金丝绞瓜迎来丰收季,沉甸甸的金丝绞瓜挂满藤蔓。在虹城街道张乔村,种植户王庆刚和村民们忙着采收,只见他们轻托瓜身、利落剪蒂,将一颗颗饱满的果实整齐码放,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
  近年来,泗县充分发挥“中国金丝绞瓜之乡”的品牌优势,通过政策扶持、科技创新和全产业链打造,推动金丝绞瓜产业实现规模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发展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。

  泗县上万亩金丝绞瓜喜迎丰收。吴天元 摄

  大力扶持:联农带农铺就致富路

  近年来,泗县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,包括免费提供种苗、给予种植户奖补等。同时,通过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“订单收购+溢价”等模式扩大种植规模,通过统一供种、统一技术、统一收购提高抗风险能力,全县金丝绞瓜年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。

  “以前种瓜都是自己摸索,现在有技术员指导,还有保底收购,心里踏实多了,再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,只要把瓜种好就行。”虹城街道张乔村村民王庆刚笑着说。从传统的单打独斗到如今的抱团发展,金丝绞瓜产业不仅改变了种植方式,更让种植户看到了希望。

  科技驱动:智慧农业激活新质生产力

  为解决传统种植中遇到的病害问题,泗县积极与国内知名农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,开展品种改良和技术研发。目前,已培育出“泗绞1号”“泗绞2号”等优良品种,并配套研发了机械出丝流水线,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此外,通过建设生产示范基地,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,进一步提高了金丝绞瓜的产量和抗病性。

  在生产技术方面,泗县金丝绞瓜产业示范基地引进了智慧农业监测系统,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、空气温湿度等关键指标,农户通过手机App就能远程查看,实现了精准化种植管理。

  在深加工领域,泗县引入食品加工企业如安徽泗水源康养有限公司,推动金丝绞瓜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。冻干产品、休闲零食、功能性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,为产业链延伸提供了新方向。

  金丝绞瓜系列菜品成为餐桌上的新宠。姚森 摄

  品牌赋能:从田间到餐桌的价值跃升

  如今,泗县金丝绞瓜获得“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”“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”“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”等称号,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。为增强市场竞争力,泗县大力推动金丝绞瓜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,已将其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并正在积极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进一步深挖其历史文化内涵,提升品牌的文化附加值。

  在宣传推广方面,泗县通过开展多元化宣传,并借助农产品展销会、直播带货等活动拓宽销售渠道。同时,电商平台的深度参与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的市场辐射范围。安徽泗水源康养有限公司开发的绞瓜丝预制菜、绞瓜饮品等产品,在电商平台上广受欢迎,充分展现了品牌的市场潜力。

  2023年,泗县建成金丝绞瓜产业园,标志着产业向“规模化、工厂化、链条化、品牌化”迈出重要一步。在安徽泗水源康养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,金丝绞瓜正在经历“七十二变”。经过清洗、烫漂、冷却、包装等工序,被加工成即食沙拉、速冻食品等系列产品,产品附加值提升50%以上。

  从田间地头到精深加工,从传统种植到品牌化运营,泗县金丝绞瓜产业正以创新驱动和全链发展为核心,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
  “未来,泗县将继续围绕金丝绞瓜全产业链,加强品种选育、标准化种植和品牌推广,进一步擦亮‘中国金丝绞瓜之乡’名片。”泗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。(王宝林 胡宁)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刘晓君】